首 页 法治建设 人民调解 法律服务 社区矫正 安置帮教 队伍建设 他山之石 机关党建 信息公开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安置帮教 >> 典型案例 >> 正文

春风化雨润心田 真情帮教塑重生

  • 作者: 发布时间 2017-09-05 17:02:00
  •     张福(化名)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,1972年11月出生,因盗窃、脱逃、抢劫罪于1997年7月17日经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。服刑期间,减刑3次,加刑1次,于2011年12月11日刑满释放。 

        张福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,锒铛入狱,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他从小家庭生活困难,被生活所迫,母亲、哥哥、姐姐,都外出到别的城市打工,家中只剩下他和父亲。张福入狱前一直与父亲居住在溪湖区石灰石矿附近的平房中,由于父亲常年生病,对他疏于管教和照顾,致使他走上犯罪道路。

        2011年12月11日张福刑满出狱,出狱前狱警告诉过他,要到当地的司法所报道,有困难,可以找政府。次日,张福带着行李,大包小包的到司法所报道了。当时的张福,神情中透露出无助和长久脱离社会的茫然感。司法所付强所长凭借多年经验看出了其中的问题,热情招呼张福之后,便与他细心的交谈起来。谈话中,所长得知,张福的父亲在2003年去世,而此时的他正在服刑期间。父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,致使他在服刑期间有过一次越狱的行为。这次出狱,对于张福来说,算是举目无亲。哥哥、姐姐、母亲都在外地联系不上,曾经和父亲共同居住的平房,如今也被拆迁,夷为平地。不知去向的张福此时的依靠也只有司法所,所长拿出500元钱,将张福暂时安置在司法所附近的小旅店中,暂时缓解了他的吃住问题,但想要从根本上帮助他,这些还远远不够。

        安置完张福之后,司法所立即针对张福的特殊情况制定了帮教计划,也将他视做重点的帮教对象。由于张福脱离社会的时间太长,加之亲人不在身边,为避免他重新犯罪,司法所决定,首先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心理疏导,了解内心想法,拉近心理距离。这也是从心里上改造他的第一步。经过一个月的心理疏导,张福的精神状态和自信心有很大的改善。

        但俗话说的好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要想长久解决他的问题,必须给他安排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,从此,给张福找工作,成了所里的“大事儿”。入狱前张福曾学过一段时间的车工,掌握一定技巧。抓住张福这一特长,司法所积极帮他找工作。就在大家百感交集的时候,2012年1月本溪市司法局成立了安置帮教基地,司法所为张福报了名。几天后,好消息来了,市司法局通知我们,张福通过了初试,可以直接去工厂里面试了。就这样,他成了安置帮教基地的第一批安置人员。之后,张福顺利的在工厂里上了班,工厂还为他安排了宿舍。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来源。

        吃住的问题解决了,张福还有一个心病。他一直挂念着过去与父亲共同居住的老房子。他托人多方打听得知,父亲去世之后,居住的平房被本钢房地产开发动迁,动迁时按无主房处理。了解缘由的他想要回属于自己的房子,便多次到本钢房产交涉协商,都没有结果。再一次陷入困境的他想到了司法所。

        2012年4月末的一天,他再一次走进司法所寻求帮助。张福曾经的房子位于某社区。司法所与某社区联系,了解房子动迁的详情,由于当时张福在服刑期间,父亲又过世。所以按照无主房处理。社区与司法所共同去往本钢开发协商,反复多次的协调沟通,本钢开发给出了解决的方案,答应给张福一处单室楼房,但张福需要缴纳43000元的回迁费,张福对这一结果很满意,他表示会努力赚够回迁费,早日住上属于自己的楼房。

        物质上得到满足的张福很欣慰,心中也充满了感激。但是感情上,他仍然挂念自己多年未见的亲人,他说,刚出狱时条件不好,也没有能力寻找自己的亲人,现在,他有了工作,也将要有属于自己的楼房,所以他想要寻找自己的母亲、哥哥、还有姐姐。

        对于司法所来说,只要张福还有困难,安置帮教工作就还不能结束。司法所与派出所联系,说明情况。派出所则根据张福的记忆,找到了他仍在本市居住的姑姑,姑姑帮助他找到了妈妈,就这样一步步的寻找,最终,张福与妈妈、哥哥、姐姐在司法所团聚。团聚那一天,张福带着给亲人买的礼物,全家一起在张福的住处吃了一顿团圆饭。从此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。生活走向了正轨。

        回顾过去,张福从茫然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充满自信,这其中的改变对于司法所来说是鼓励也是动力,通过一系列的安置帮教活动的开展,司法所不断摸索创新,对所有走出高墙,处在十字路口的安置帮教人员,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去感化他们,用真情去塑造他们,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。司法所在帮教过程中,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积极沟通,密切配合,紧密合作,构建出了有效的帮教体系。